訪客留言
choushenan@gmail.com

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

從美麗天堂看以﹑巴文化衝突~伍恩豐


2002-05-17基督教論壇報

電影「美麗天堂」入圍了今年金像獎最佳記錄片﹐透過七個住在耶路撒冷小朋友的眼光﹐看他們自己的世界﹐他們居住的地方在耶路撒冷區域﹐彼此距離開車不超過廿分鐘﹐但是因著宗教﹑種族﹑文化…等因素﹐使他們成為仇人﹐甚至彼此隔絕
 最近從新聞媒體得知巴勒斯坦地區非常不平靜﹐以色列人與巴勒斯坦人互相攻擊﹐死傷時有所聞
以巴衝突的歷史原因
 這樣衝突的遠因是﹐從摩西帶領以色列出埃及﹐在西乃曠野領受神的律法﹐以色列人都知道神將迦南地賜給他們為產業(參出埃及廿三章31節),但是我們知道迦南地原來的居民是非利士人﹐他們祖先在亞伯拉罕的時代就住在這裡了(創世記廿一章34節)﹐只是神將這塊應許給以色列人﹐因此﹐以色列人的聖地所有權的觀念就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﹐直到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迦南地﹐開始攻城掠地之後(參約書亞記十三章2-3節)﹐非利士人為了生存起來反抗﹐從此戰事不斷幾次有名的戰役﹐士師以利時期約櫃被擄﹑大衛擊殺歌利亞﹑掃羅王被殺…等﹐都與非利士人有關.
 而近因是﹐公元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建國﹐但是巴勒斯坦人(也就是先前的非利士人)卻稱為「浩劫」﹐以色列獨立建國戰爭的結果造成了七十五萬巴勒斯人被迫離開家園﹐成為了難民.
 一九六七年﹐以色列軍隊征服了加薩走廊和約但河西岸﹐巴勒斯坦人的難民營更被掌控在以色列的權下﹐直到一九八八年阿拉法特帶領巴勒斯坦人宣佈獨立﹐以耶路撒冷為首都但是﹐這個首都未曾在巴勒斯坦的主權之下﹐這兩國的人民生活在同一個地土之上﹐卻只有以色列的政府才有真正的實權﹐因為他們有軍隊﹐而巴勒斯坦人就以人肉炸彈來對抗﹐造成了現今的景況.
不同文化 不同人生
 記錄片中的七個小朋友﹐雖住在同一個地區﹐卻擁有不同的思想模式﹐主要源自於家庭教育﹑種族文化﹑宗教信仰與生活背景首先出場的是一對波蘭裔猶太人雙胞胎﹐七個孩子中他們是最容易接納別人的﹐但也是最沒有立場的之後陸續出場的幾個人不是信仰猶太教﹐就是信仰回教
 單就宗教來講彼此就不相容﹐再加上仇恨的衝突點﹐自己的土地被佔領﹐自己朋友被殺害﹐自己的親人被壓迫﹐自己的自由被剝奪﹐自己的宗教與理想被攔阻…﹐新仇加上舊恨集結在他們身上﹐原來童稚的心靈蒙上了大人的仇恨與無奈.
 此片似乎想探討和平的議題﹐卻又無法找到結論﹐只能以「傳承」來作為影片的註解.似乎人一出生﹐就注定了未來的道路﹐出生的背景不同﹐所領受的一生也不同因為家庭的教育已經歸劃出一條路﹐由不得你選擇
 當人們在談論「和平」時﹐重點在於接納彼此﹐而在接納的過程中﹐是否就必須放棄自我的立場呢﹖許多的對立都是沒有結論的﹐因為雙方沒有交集﹐除非先放下自己﹐而這樣的自己常是家庭背景所建立的
 另外﹐彼此的認識與溝通是需要的﹐只是在歷史的承傳與使命下﹐是否能產生交集呢﹖這樣的光景下﹐「和平」是有可能的嗎﹖有什麼方法可以使這個區域得著解決呢﹖
 後記﹕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﹐給我們基督徒許多的思考﹐猶太人是否還要堅持神應許給他們的迦南地﹖耶穌基督的福音已經臨到了﹐猶太人對自己的信仰是否應有所檢視﹖而基督徒到底是站在何種立場看待他們的衝突﹖(作者為內湖貴格會慈光堂牧師)